友情链接:
近日
我国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AES100
首次公开高空模拟试验
回顾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历程
首次披露
战鹰“造心”背后的故事↓
70多年前他们暗下决心
要造出国产发动机
新中国成立之初
航空工业基础薄弱
当时的第一批航空发动机人
要想提升技术水平
最快的方法就是仿制
M-11
是苏联研制的航空发动机
也是新中国成立后
仿制成功的第一型航空发动机
1954年初
M-11的仿制任务正式开始
罗广源等技术人员
成为第一批接收
苏联提供全套图纸资料的人
一次,经过长江时
罗广源心急火燎
想让轮渡船家开快点
却被怼“坐飞机”
于是
他誓要造出国产发动机
然而
M-11共有567种2684个零部件
仿制生产需要全新设计制造
3121种专用工装
当时技术落后、设备简陋
仿佛是不可逾越的高山
但中国航发人并未气馁
他们用徒手锉、油石磨等
土得掉渣的工具和方法
仿制M-11
最终历时七个月零三天
在1954年8月16日
M-11航空发动机
试制成功
箩筐挑回数据
神秘档案“40号机”的辛酸往事
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
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
多项核心性能指标逐渐逼近极限
而我国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
始终受到钳制和封锁
仿制并非长久之计
中国航空发动机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
1984年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